Skip to content

所有文章

巴菲特在收購企業前會關注的5個特質 Cover

巴菲特在收購企業前會關注的五個特質

這篇文章以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為核心,延伸出一套適用於人生與事業的五大特質:可理解性、持久的競爭優勢、值得信賴的管理層、財務紀律、吸引人的估值。巴菲特不追逐潮流,而是專注於理解企業本質,選擇易於掌握且具有長期生命力的生意。他強調「護城河」的重要性,無論是品牌、技術還是文化,都必須讓企業難以被取代。同時,他重視領導者的誠信與能力,把股東利益置於個人之上。

在財務面,巴菲特看重穩定、可預測的現金回報與合理的資本運用,並嚴守紀律,避免在不明確的情況下出手。他堅持「用 70 美分買 1 美元」的原則,等待被低估的卓越標的,並在機會出現時果斷行動。文章進一步指出,這些原則並非只適用於投資,而是可複製的人生策略:認清自己、建立護城河、自我管理、精準分配時間與精力、堅守價值與原則。

最終,巴菲特的成功來自耐心、信念與逆向思維——在別人恐懼時看到價值,在別人躁動時選擇等待。他的投資,本質上是對品格的投資;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成為一個值得被投資的人?

台股散熱5強月營收比較 2025年6月 Cover

台股散熱5強月營收比較 至2025年6月 | 奇鋐為AI伺服器水冷散熱的大贏家

本文比較台股五大散熱廠商自2001年至2025年的月營收走勢,長期以來鴻準營收居冠,主要業務涵蓋遊戲機組裝、金屬機構件及散熱模組。然而自2024年起,受惠AI伺服器需求爆發,奇鋐營收超越鴻準並創歷史新高。奇鋐憑藉液冷技術、系統級散熱方案及越南廠擴產,成功切入NVIDIA高階平台供應鏈,伺服器產品營收占比超過六成。其他同業如雙鴻專注水冷技術並全球布局,尼得科超眾深耕風扇與筆電散熱,健策則以高毛利均熱片及精密沖壓技術見長。整體而言,AI浪潮正重塑散熱產業格局,但部分廠商毛利率及長期競爭優勢仍有不確定性。

巴菲特的靜待之道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一、耐心是一種主動的力量 在這個人人都在奔跑的時代,速度幾乎成了能力的代名詞。社會讚美那些行動迅速、每天行程排滿、永遠在線的人,似乎忙碌與成功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然而,巴菲特的存在打破了這種迷思。他的日子,看起來幾乎與「快」無關。他不追逐每一個機會,也不急於在市場的每一次波動中亮相。相反,他每天的節奏緩慢而穩定,花大部分時間閱讀財報、分析資料、回顧歷史案例、與可信的夥伴交流。他不是不行動,而是等待那種「你根本無法拒絕」的機會——價格低到荒謬、價值高到確定的標的。對巴菲特而言,耐心並不是消極地坐等,而是主動選擇不被市場的躁動牽引。這是一種對節奏的控制,更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掌控。大多數人一旦看到別人在行動,就會擔心自己落後;一旦聽到市場熱點,就會生怕錯過機會。這種焦慮驅動著頻繁的買賣,但同時也消耗了判斷的清晰度。而巴菲特深知,真正的回報來自於大趨勢與大機會,而不是碎片化的動作。他的等待,是有目的的積累,是不斷在腦中模擬場景、調整策略的過程。當時機來臨,他可以像拉滿弓弦的弓箭手那樣,精準地放出一箭,直中紅心。耐心,在他手中,已經不是忍耐時間的被動,而是駕馭時間的主動。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二、少而精的決策哲學 在多數投資者的認知裡,成功似乎來自於不斷尋找新機會、擴張投資組合、保持「多線作戰」。然而,巴菲特的做法卻恰恰相反。他一生中真正改變財富軌跡的決策,少到可以用雙手數清。這些決策不僅數量稀少,而且幾乎每一個都是全力以赴的重注。他常用棒球來比喻投資,但這場棒球比賽的規則很特別:沒有三振出局的壓力,你可以一直等到那顆真正適合你揮棒的球才出手。問題在於,大多數人等不了那麼久,他們害怕錯過,於是揮向所有的球,哪怕只是擦邊球。結果,精力與資金都被消耗在中等甚至糟糕的機會上。巴菲特卻完全不同。他有耐心等到「甜蜜點」出現,一旦出手,就是全壘打。而且,他不輕易放棄自己的持股,因為他選中的標的往往具有長期競爭優勢,可以多年甚至數十年持續創造現金流。這種少而精的行動哲學,背後是對企業價值的深度研究,對行業趨勢的長期觀察,以及對自我判斷的高度信心。他常說,如果你一生只有二十張投資門票,每次出手都會慎之又慎。這種假設迫使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最好的機會上,而不是在平庸的選擇中耗盡彈藥。巴菲特的成功,正是源於這種「少但極好」的策略,讓複利的力量在長期中發揮到極致。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三、混亂中的冷靜優勢 2008 年的金融危機,是對全球市場心理與韌性的一次極端考驗。雷曼兄弟的倒閉引發了連鎖反應,銀行之間不再信任,資金流動凍結,股市在短短幾個月內暴跌,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媒體充斥著「末日論」。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多數人選擇的是保護資本、降低風險、尋找避險資產,甚至完全退出市場。然而,巴菲特卻依然維持著每日的閱讀與思考習慣,沒有被外界的情緒浪潮推著走。他不僅沒有退場,反而在最恐慌的時刻大舉出手,投資了當時陷入流動性困境但價值依舊的公司——高盛、通用電氣等。他在紐約時報上刊登專欄,直言「現在是買進美國的時刻」。這種判斷力並非臨時的靈感,而是多年準備的結果。他早已研究過這些公司,清楚它們的商業模式、競爭優勢與現金流狀況。危機只是讓它們的股價跌到前所未有的低點,風險回報比變得極度誘人。大多數人被恐懼支配,做出了保守甚至錯誤的決定,而巴菲特能在混亂中保持冷靜,靠的是對價值的信念和對情緒的自我控制。這種冷靜,是市場最稀缺的資產。它不僅讓他在危機中找到機會,也讓他在市場復甦時收穫了成倍的回報。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四、專注與深度比速度更稀缺 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我們的注意力被切割成無數碎片。新的投資標的每天湧現,新的熱門話題每小時更新,投資者的焦慮被不斷放大——害怕落後,害怕錯過,害怕慢一步就被市場拋棄。於是,人們拼命追趕,訂閱更多資訊源,加入更多社群,頻繁地調整投資組合。但巴菲特並不這麼做。他的投資節奏,與市場的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他每天花大約六個小時閱讀,涵蓋財報、歷史案例、宏觀經濟資料、行業分析。他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比別人搶先一步獲得消息,而是為了深入理解,形成獨立判斷。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優勢不在於速度,而在於看得更深。當你對一家公司的價值有了扎實的認知,你就能在市場短期波動中保持冷靜,不會因為價格的起伏而倉皇進出。專注,也體現在他對投資標的的選擇上。他不追求數量,而是集中火力投資少數極具確定性、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這種集中,意味著更高的風險,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回報,因為每一筆資金都被放在他最有信心的地方。巴菲特的專注,讓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像雕刻品一樣精緻,不受短期雜訊影響。這是一種反潮流的稀缺品質,在快節奏的市場裡顯得尤為珍貴。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五、做得少但做對,動得慢卻動得準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巴菲特的哲學,那就是:「少做事,但把每一件事做對。」他的成功,並不是建立在頻繁的操作上,而是建立在極少數正確的重大決策之上。1990 年代末期,科技股泡沫席捲全球,許多人一夜之間致富,也有人在短短幾個月內破產。巴菲特當時被批評為「落伍」,因為他幾乎沒有涉足這些新興科技公司。但當泡沫破滅,無數資產灰飛煙滅時,他的資本依然穩固,甚至有餘力在低價時收購優質資產。他的節奏,並不是慢,而是有選擇地慢。他不為迎合市場情緒而改變策略,也不為了追求短期的炫目成績而忽略風險。他懂得忍住衝動,拒絕中等甚至不確定的機會,把資源留給真正值得下注的時刻。這種節奏感,不僅適用於投資,也適用於人生——不要被外界的節奏牽著走,而是建立自己的節奏。當別人忙著奔跑時,你可以用時間累積力量;當別人筋疲力盡時,你正好準備好出手。真正的長期勝者,並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一個,而是方向最準、耐力最長的那一個。做得少,但做對;動得慢,但動得準——這就是巴菲特留給世界最寶貴的啟示。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Cover

巴菲特為何說什麼都不做也能致富 | 華倫巴菲特 | 停止盲目行動,學會策略等待

這篇文章以華倫·巴菲特為例,闡述「無為的藝術」在投資與人生中的重要性。巴菲特的成功並非源自瘋狂的行動或追逐市場波動,而是透過策略性的等待和深度思考。他每天花數小時閱讀,耐心等待市場出現真正的機會,並在關鍵時刻精準出手。這種「少做但做好」的哲學,讓他能在市場恐慌時逆勢而為,從而累積龐大財富。

文章強調,現代社會過度推崇忙碌和頻繁行動,卻忽略了耐心與克制的價值。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在喧囂中保持冷靜,在混亂中保持專注,等待最合適的時機。這種「無為」不是懶惰,而是高度的智慧和紀律,是掌控恐懼與衝動的能力。

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一種改變思維的邀請:停止頻繁追逐短期波動,轉而建立長期且穩健的投資策略。巴菲特證明,財富來自於有意識的等待和精準行動,耐心是市場最寶貴的資產。只要學會放慢腳步,信任價值,財富與成功自然會隨之而來。

3661世芯價值投資與質化量化分析 Cover

3661世芯價值投資與質化量化分析 2025年8月 | 世芯正建構客製化 AI 晶片的新革命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世芯電子(Alchip Technologies,代號 3661)作為 AI 客製化晶片領域的價值投資標的,從質化與量化角度分析其競爭優勢與投資潛力。文章指出,世芯在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切入 AI 運算需求的結構性成長趨勢中,具備獨特定位和經濟護城河,尤其依靠與台積電的緊密合作,能夠接觸最先進製程(3nm/2nm)與高階封裝技術(CoWoS),成為高複雜度 AI 加速器晶片設計的重要戰略夥伴,有望享受市場溢價估值。
創立於 2003 年的世芯,由具備美國矽谷與日本半導體背景的創辦人領導,已建立穩固的管理層與技術基礎。

在成長動能方面,3 奈米設計案預計自 2026 年初實現量產,將推動營收與獲利進入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來自北美客戶的 NRE(設計費)需求仍然穩定,且營運正拓展至包含 Intel Gaudi 3 加速器的高效能運算(HPC)領域,有助於分散單一客戶風險。

然而,公司也面臨風險,包括營收高度依賴北美主要客戶(如亞馬遜)、先進製程設計難度與良率風險、以及 AI 市場需求可能放緩等挑戰。作者透過同業本益比相對估值和 FactSet 共識 EPS 預測,構建多情境估值模型,認為考量到遠期本益比的合理性,目前市值仍可能因短期週期波動而出現買點,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具有吸引力。

整體而言,文章認為世芯電子具備強大技術護城河與成長催化劑,在特定條件下仍值得價值投資者關注。

30分鐘內講完每一家市值達兆美元的公司

30分鐘內講完每一家市值達兆美元的公司

這部影片以近 27 分鐘的篇幅回顧所有市值達到萬億美元級別的企業,重點聚焦科技業的巨頭與其背後推動價值成長的因素。內容指出,截至 2025 年中,全世界共有九家公司曾成功突破萬億市值大關,其中包括 Nvidia、Microsoft、Apple、Amazon、Alphabet、Meta、Broadcom、台積電(TSMC),以及唯一非科技業者 Berkshire Hathaway。

影片進一步介紹每家公司的市值排行與商業模式。Nvidia 由於在 AI 晶片市場的領導地位,其市值在 2025 年已達約 4 兆美元,成為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Microsoft 號稱 AI 投資與雲端服務雙驅動,市值約 3.7 兆;Apple 則受益於 iPhone 和服務生態系統成長,市值約 3.1 兆美元。Amazon、Alphabet、Meta 順序緊隨,而 Broadcom 和 TSMC 也因其在半導體與基礎設施的影響力進入此級別;Berkshire Hathaway 則是唯一屬於保險與多元產業的公司,於 2024 年 8 月加入名單 ([bankrate.com][2])。

影片也闡明主要因素,包括科技創新(尤其 AI)、龐大而穩定的使用者或客戶基礎、卓越財務造血能力,以及擴張和收購策略的運用。此外指出,疫情後的 AI 浪潮及晶片供應需求急速拉動這些公司的估值上升。

總結而言,影片簡明易懂地描繪了萬億市值企業的輪廓,以及它們如何以創新技術、市場主導力與全球商業擴張來維持領先地位。

買王品零股要怎麼領取紀念品餐券 輕鬆拿到3000元餐券流程懶人包

買王品零股要怎麼領取紀念品餐券? 輕鬆拿到3000元餐券流程懶人包

如果你購買的是王品集團(股票代號2727、上市公司「王品」)的零股,想要兌換股東餐券,請參考以下重點: ✅ 領取條件 根據王品公司公告: 未滿 1000 股的零股股東,不具備自動領取股東大禮包的資格。 唯一例外是:若你 親自出席股東會 或 以電子方式行使表決權(電子投票),就可以領取該年度的股東會紀念品(禮盒 + 餐券)。 📅 怎麼做才能兌換餐券 步驟 說明 1. 參與電子投票 在公告期間內透過股務代理系統完成電子行使表決權。 2. 領取方式 完成電投後,親自到指定股務代理處或股東會會場領取餐券(通常不能郵寄)。王品指定股務代理為永豐金證券等,會在年報與通知中說明地點與時間。 3. 親自出席… Read More »買王品零股要怎麼領取紀念品餐券? 輕鬆拿到3000元餐券流程懶人包

亞馬遜Trainium晶片供應鏈季淨利比較 Cover

亞馬遜Trainium晶片供應鏈季淨利比較 2013年第一季到2025年第一季 | 世芯淨利從4.5億成長至14.6億

自從亞馬遜於2022年推出自研AI晶片Trainium後,整條台灣的供應鏈企業在短短三年間呈現出亮眼的淨利成長,顯示這波AI浪潮已從概念逐漸落地至商業實現。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到,作為核心晶片代工的台積電,淨利從2022年第一季的2027億元台幣躍升至2025年同期的3615億元,幾乎翻倍,這反映出先進製程需求大增,台積電在AI運算晶片的製造優勢進一步鞏固。除了晶圓代工之外,像是伺服器代工大廠緯穎、散熱模組供應商奇鋐,也分別出現超過三倍與四倍的淨利成長,突顯出資料中心設備升級所帶動的硬體需求擴張。

此外,IC設計與組裝封裝相關的廠商也普遍受惠。世芯-KY憑藉在AI晶片設計的技術突破,淨利從4.5億元成長至14.6億元;川湖與光寶科等零組件供應商也展現出穩健的增長動能。值得注意的是,日月光雖然是全球最大封測廠,2025年第一季淨利卻較三年前減少,可能反映出封裝市場競爭加劇、價格壓力或產能轉移等因素。然而,整體而言,台灣供應鏈大多在這三年間受惠於AI應用興起,企業基本面轉強,從伺服器、IC設計到散熱與機殼製造,幾乎形成一條完整而充滿成長動能的產業鏈。這也預示未來幾年隨著AI模型與資料中心的擴張,這條供應鏈仍將持續受益並保持強勁動能。

iPhone vs 微軟 Cover 1

iPhone vs 微軟:一場錯失的革命 | 從行動作業系統之戰,到 AI 搜尋主導權爭奪

這篇文章回顧了微軟與蘋果在行動作業系統戰爭中的競爭,並延伸至當今 AI 搜尋領域的主導權爭奪。2000 年代初期,微軟的 Windows Mobile 曾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領導者,但在 iPhone 於 2007 年推出後,微軟未能正視 iPhone 所帶來的觸控式操作與使用者體驗革新,錯失了智慧型手機革命的機會。文章指出,微軟當時過度專注於企業用戶與既有市場模式,低估了蘋果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創新。到了 2022 年代,這場戰爭轉移到 AI 搜尋上,微軟透過與 OpenAI 合作,將 ChatGPT 技術導入 Bing 搜尋,試圖打破 Google 在搜尋引擎的壟斷地位。歷史似乎重演,但這次微軟不再旁觀,而是積極進攻。文章強調,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常因錯估趨勢而易主,從行動作業系統到 AI 搜尋,競爭從未停歇,誰能主導使用者體驗與技術創新,將決定未來的勝負。

特斯拉未來市值翻倍的五大可能原因

特斯拉未來市值翻倍的五大可能原因

本文分析特斯拉未來市值有望再翻倍的五大關鍵因素。首先,完全自駕技術(FSD)若成功商業化,將開啟 Robotaxi 市場,讓每輛車成為創造現金流的資產。使用者雖指出目前仍有挑戰,但整體看好其潛力。第二,能源業務如 Megapack 與太陽能產品正快速擴張,預計將成為第二大營收來源。第三,特斯拉自研的 Dojo 超級電腦可望打入 AI-as-a-Service 領域,提升科技平台估值。第四,透過 Neuralink 技術,未來車輛或可由人腦直接控制,開創腦機介面應用新紀元。第五,特斯拉積極發展軟體訂閱服務,如 FSD 與 Premium Connectivity,後者提供影音串流、即時交通等功能,有助建立高毛利的經常性收入模式。整體而言,若 Tesla 能整合車、AI、能源與腦機科技,市值翻倍具高度可能性。

如何用37.78倍的速度更快達成你的目標 Cover

如何用37.78倍的速度更快達成你的目標 | 《原子習慣》摘要(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我們濃縮了《原子習慣》一書的核心觀念,說明如何透過微小但持續的行動,將個人目標實現得比以往快上37至78倍。文章強調系統性思維勝於單純設定目標,並介紹了建立好習慣的四大法則:「讓它顯而易見、讓它有吸引力、讓它簡單、讓它令人滿足」。此外,也提醒讀者要從身份認同出發,透過不斷重複與自我強化來內化新行為,最終將好習慣變成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接著指出,最終的成功不在於一次巨大的行動,而是每天不間斷的小進步累積出來的成果。最後將原子習慣的法則運用在價值投資者身上。

3706神達與伺服器同業季營收比較 2025 Q1

3706神達與伺服器同業季營收比較 2025 Q1 | 神達伺服器出貨創新高,搭上 OpenAI × Oracle「Stargate」AI特快車

當前 AI 熱潮席捲全球,帶動伺服器需求爆發式成長,台灣的神達電腦(3706)也在這波浪潮中展現強勁成長動能。本文以神達與同業如廣達、緯穎、鴻海、英業達等公司的季度營收做出對比,揭示了神達雖然營收規模相對較小,卻憑藉策略性佈局與產業趨勢搭上順風車,展現亮眼表現。

2025 年 5 月,神達營收達 91.35 億元,年增率高達 117.53%,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成長背後的驅動力,來自其成為 Oracle 的關鍵供應商,受惠於 OpenAI 與 Oracle 合作的「Stargate」AI 雲端計畫。這項計畫預計總投資將達 5,000 億美元,神達身為伺服器製造商,未來幾年可望持續受益。

與此同時,神達的競爭對手多為產業巨頭,像是緯穎營收動輒千億元、廣達憑藉 Google 與 Meta 等大客戶穩居市場領導地位。相比之下,神達仍處於規模擴張初期,然而其靈活的客製化服務、聚焦 AI 與雲端資料中心的策略,使其在快速成長的 AI 供應鏈中取得一席之地。

文章強調,神達雖非傳統龍頭,但憑藉後發優勢、策略聚焦及國際客戶拓展,正在穩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對投資人而言,神達是一家成長潛力值得關注的黑馬企業,但也須審慎評估其產能與資源規模是否足以支撐長期高速成長。

超狂AI醫療!10年求醫無果,病因竟被ChatGPT瞬間識破

超狂AI醫療!10年求醫無果,病因竟被ChatGPT瞬間識破 | 被醫生宣告死刑的狗狗被ChatGPT救活!

一名長期受病痛困擾的網友,在多次檢查皆無果後,將病史與報告交由 ChatGPT 分析,竟被秒判斷出罕見的「A1298C MTHFR 基因突變」是關鍵,令醫師震驚不已。此案例凸顯 AI 在醫療診斷上的潛力,而微軟也宣布其醫療 AI「MAI-DxO」診斷精準率高達 85%,宣告醫療 AI 正邁向超越人類的全新里程碑。

台積電崛起之路:張忠謀揭密台積電38年戰略佈局與領導心法

台積電崛起之路:張忠謀揭密台積電38年戰略佈局與領導心法

在這場歷時50分鐘、濃縮了60年職涯智慧的演講中,張忠謀首度公開塵封20年的台積電策略手稿,揭示企業致勝的核心不在產品,而是從客戶出發的商業模式。他以親身經歷帶出企業經營的六大能力,從技術底蘊到團隊領導,皆強調實踐與反思的重要。他回憶從IBM股票萌發對企業運作的興趣、在德州儀器打磨領導能力、到創辦台積電突破舊有思維,用獨特的代工商業模式,為整個產業定義新格局。這場演講不僅是企業經營的寶貴教材,更是一位企業家回望一生、傳承智慧的誠摯分享。

大雄如何超越胖虎與小夫,給靜香幸福與財務自由

大雄如何超越胖虎與小夫,給靜香幸福與財務自由

透過「大雄」的成長故事,描繪了一條從混亂到穩定、從依賴到財務自由的人生路線,並將財務規劃劃分為七個階段,一步一步帶給靜香財務自由與幸福。

這是一篇以「大雄的成長」為主軸的理財人生故事,強調財富自由不是靠幸運或炫耀,而是靠紀律、延遲享樂與正確方向。並將人生分為七個財務階段:

18–22歲: 開始記帳、量入為出,建立第一筆緊急備用金。

22–28歲: 償還債務、建立3–6個月生活費的財務緩衝,避免生活升級陷阱。

28–35歲: 投資ETF與儲蓄,購買人生第一棟房產,重視擁有與穩定。

38–44歲: 購置第二間房、擴大投資組合,強調紀律與抗波動能力。

44–55歲: 不再追求表象財富,而是以「自由選擇權」為財務目標。

50–60歲: 精簡生活,重視穩定現金流與心靈平靜,靠複利累積真正自由。

60歲以上: 聚焦遺產規劃與影響力,把經驗與價值傳承給下一代。

最後以靜香與胖虎的視角補完敘事,傳達:真正的強者,是能讓身邊的人變得更好的人。 財務自由不是終點,而是讓你「不再為錢妥協」的起點。

Jassy是誰 2

Jassy是誰? 他什麼時候開始在Amazon工作的? 為什麼Bezos選擇Jassy當CEO?

Andy Jassy 是亞馬遜(Amazon)現任執行長(CEO),他於 2021 年 7 月正式接替創辦人 Jeff Bezos 成為 CEO。以下是他的背景、在 Amazon 的歷程,以及 Bezos 選擇他的原因: 👤 Andy Jassy 是誰? 全名:Andrew R. Jassy。 出生:1968 年,美國紐約。 學歷:哈佛大學(學士),哈佛商學院(MBA)。… Read More »Jassy是誰? 他什麼時候開始在Amazon工作的? 為什麼Bezos選擇Jassy當CEO?

散熱3雄淨利比較 2025年第1季

散熱3雄淨利比較 2025年第1季 | 6月5號奇鋐法說重點統整

在2025年第一季,散熱三雄以淨利排名依序為第一名奇鋐的32.1億台幣,第二名為健策的13.7億台幣,和第三名雙鴻的5.1億台幣,而在6月5號的奇鋐法說中,公司談到了在2025第一季Server營收為106億,占總體 45%,成長動能明顯來自Server,主要成長來自水冷與高毛利產品滲透率提高、GB200/300轉換速度加快。

2025年第1季 Sunfortzone的價值投資部位季檢核

 價值投資部位損益概況 目前的價值投資策略是台股美股各50%,基本上就是將每月收入的30%放入投資基金,一半分給台股用,一半分給美股用,從2021年買到現在,台股美股分別各有9檔標的,原則上就是買進並持有一輩子,除非公司基本面轉差,以下會一檔一檔標的一個一個檢視。 另外,還會檢視自己的價值投資清單,裡面包含好的標的但尚未買進的,持續關注公司基本面,等待價格便宜時買入。 這次的檢視重點會放在賣掉基本面不好的部位,移除部位的原因主要會包含公司缺乏長期的比較競爭優勢,缺乏長期護城河,產業競爭太激烈,供給太多,毛利率被壓縮,殺價競爭很難生存的企業,尤其是那種無法轉型為高價值高價格的公司。 剔除表現不好的標的的優點是,讓投資組合更集中,集中精神研究表現好的公司,不會浪費時間去持續關注枯萎的企業,能果斷拋棄瀕臨死亡的公司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台股部位總覽 綠色是報酬率為正的,紅色是報酬率為負的,更重要的是檢視公司的基本面。 台股部位財報比率分析 這邊用PEG排序,也就是考量EPS成長率的本益比,康普最小3.5倍,並不是代表最相對便宜,而是因為其近8季EPS有3季是虧損的,僅代表獲利不穩定。 而欣興和智原的PEG高是因為分母小,EPS成長率小,EPS是負成長的。 欣興在2024年第4季的EPS僅有0.04,原因如下: 資本支出增加與成本上升:載板事業部持續投入資本支出,導致折舊費用與營運成本上升,壓縮了獲利空間。 生產良率不佳:在AI相關產品的接單生產中,學習曲線較長,導致生產良率不佳,影響了毛利率表現。 一次性報廢損失與匯兌因素:處理並認列大陸昆山鼎鑫的報廢金額約達3.5億元,加上匯率波動等業外因素,進一步壓縮了獲利。 小結一下,欣興在市場中有兩個劣勢,第一,在市場激烈競爭下,供給過剩,須持續投入高額資本支出,卻沒有相對高的回報。第二,在產業中沒有競爭優勢,很容易被取代,無法以高價值換來高價格,毛利率下降至13%左右。 表中是以毛利率排序,基本上毛利率在三成以下,又沒有品牌聲譽的話,就是一個警訊了,可能代表供給過剩,同業之間殺價競爭,利潤微薄,關稅又來個20%的話可以說是落井下石,欣興和康普是可以考慮出場的部位。 智原(3035)在2025年第一季的毛利率從過去的40%以上驟降至20.3%,主要原因如下: 先進封裝業務毛利率較低:智原首季大幅成長的營收主要來自先進封裝業務的量產,特別是2.5D CoWoS封裝等項目。然而,這些產品採用「帶料銷售」模式,即由客戶提供原材料,智原負責加工,導致其毛利率相對較低,進而拉低整體毛利率至20.3% 。 產品組合變化:第一季量產(MP)業務營收占比大幅提升,達到65.81億元,季增201.3%,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相較之下,毛利率較高的矽智財(IP)業務營收則呈現季減,導致整體產品組合偏向低毛利業務,進一步壓縮毛利率 。 一次性費用增加:除了業務結構的變化,第一季還認列了員工分紅及勞務呆帳費用等一次性成本,對毛利率造成額外壓力 。… Read More »2025年第1季 Sunfortzone的價值投資部位季檢核

202505 雲端AI伺服器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202505 雲端AI伺服器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三星超薄手機 #蘋果漲價 #馬來西亞GPU進口大增 #英特爾找不到客戶

三星電子公司於5月12日推出了一款超薄型Galaxy S25 Edge智慧型手機,掀起了今年預計推出的超薄手機浪潮。該手機將於5月30日在美國開賣,售價為1,099 美元,厚度僅為5.8毫米,重量為163克,比三星最高階手機S25 Ultra薄約30%、輕約25%。 蘋果5月13日宣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針對旗下所有主要平台推出一系列全新無障礙功能,包括iPhone、iPad、Mac、Apple Watch以及Vision Pro等裝置。App Store將引入無障礙標籤,提高應用程式透明度,讓用戶下載應用程式前,可以了解是否支援無障礙功能;Mac首度支援放大鏡,強化低視能者使用體驗;同時推出全新Accessibility Reader系統級閱讀模式,針對有閱讀障礙或低視能用戶所設計;全新Braille Access功能,將裝置轉變成點字筆記工具,並易於閱讀。Apple Watch將有即時字幕與Live Listen控制使聽力輔助再升級,相關資訊將於今年正式公布。 蘋果考慮在今年秋季推出的新款iPhone調漲售價,以因應成本上升,並透過新功能與設計吸引消費者。儘管美中已暫停多數關稅,但川普對中國商品的20%關稅仍生效,涵蓋智慧型手機。蘋果為降低衝擊,已將部分生產轉至印度,但高階機型如Pro與Pro Max仍主要在中國製造。消息指出,即使壓低供應商成本,也難以抵銷關稅壓力,漲價幾乎成為必然。蘋果將謹慎處理漲價訊息,避免與白宮對立。新機型可能包括一款更薄的新款,取代現有的iPhone 16 Plus。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在4月的GPU進口額達到創紀錄的27.4億美元。2025年前4個月,馬來西亞的GPU總進口額已達64.5億美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總額的48.77億美元。進口量的急劇增加引發了擔憂,外界質疑馬來西亞是否正成為輝達晶片新的轉運中心,特別是考量到美國對中國實施了更嚴格的AI和HPC GPU出口管制。報告指出,這些GPU進口大部分來自輝達。在輝達2025財年第一季,馬來西亞的進口總額達53.3億美元,約占輝達該季度預計營收430億美元的13%。然而這些GPU的最終目的不明,可能引起美國監管機構進一步審查。 英特爾財務長5月13日表示,目前選擇使用英特爾即將推出的製程技術的外部客戶數量仍不多,預計生產的處理器數量「並不顯著」。英特爾財務長表示,晶圓代工部門預計將於2027年實現損益兩平,屆時需要靠外部客戶貢獻約10億至50億美元的營收,才能達到這項目標。據今年3月的報導,AI晶片廠商輝達以及客製化晶片製造商博通正與英特爾進行製造測試。 根據TrendForce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封測廠總營收達415.6億美元,年增3%。日月光以44.6%市占率穩居龍頭,Amkor居次。中國封測廠如長電科技與天水華天,在政策與本地需求帶動下,營收分別年增19.3%與26%,成長最為亮眼。儘管手機與汽車等應用復甦疲弱,整體市場仍呈穩健發展。台灣方面,除日月光外,力成、京元電與南茂分列第五、第九與第十。報告指出,OSAT市場正進入價值鏈重構階段,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技術成為競爭關鍵。 根據《彭博》5月13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持續加碼AI領域投資,旗下新成立的AI投資公司Humain宣布,將與美國晶片大廠超微合作,在未來五年投入高達100億美元,共同推動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沙國在全球AI產業的戰略地位。據雙方聲明,Humain將負責開發資料中心、永續能源系統以及全球光纖網路連接,超微則提供AI加速晶片與相關軟體解決方案。除了超微,輝達也計畫向Humain提供AI晶片,協助其資料中心擴建。面對AI需求快速成長,中東市場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爭相布局的新戰場。 美國商務部5月13日警告,全球任何公司使用中國華為AI晶片,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撤回原定於5月15日生效的拜登政府《人工智慧擴散規則》,終止執行這項針對 AI 晶片出口的新限制措施。在川普晶片出口新規尚未公布前,商務部同步發布業界指引,提醒企業避免違規使用華為的Ascend… Read More »202505 雲端AI伺服器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三星超薄手機 #蘋果漲價 #馬來西亞GPU進口大增 #英特爾找不到客戶

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設備概念股季營收比較 2025 Q1

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設備概念股季營收比較 | 台積電估計全年400億美元資本支出,COWOS廠商持續受惠

在動畫中,我們比較了8間台積電先進封裝設備概念股的每季營收,資料期間是從2013年第1季到2025年第1季,在最新的2025年第1季,先進封裝概念股營收前三大分別是辛耘的28.1億元台幣,志聖的13.1億元台幣,以及萬潤的12.5億元台幣,這些廠商持續受惠台積電每年高達約4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