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如何在55歲的時候創立目前市值29兆台幣的台積電
張忠謀創立台積電的故事確實很特別。以下是關鍵歷程:
1983年,張忠謀52歲,在通用儀器公司擔任總裁,要改變公司策略,但卻因為內鬥被迫離職,然而,那時候股東、客戶都覺得他做得很好,他只好黯然回到台灣。
1985年,55歲的張忠謀在工研院時期提出「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的創新想法,也就是純粹專注於為客戶代工製造晶片的商業模式。
創立過程中有幾個關鍵要素:
1 政府支持:當時行政院長俞國華支持這個計畫,促成政府通過投資。工研院投資美金4,800萬元,荷蘭飛利浦投資美金2,700萬元。
2 獨特的商業模式:當時業界普遍認為晶片設計和製造應該整合在一起,但張忠謀提出專業代工的創新概念,讓客戶專注於設計,台積電專注於製造。
3 人才召募:張忠謀成功延攬了許多優秀人才加入,包括來自工研院的工程師。
4 技術基礎:工研院電子所累積的半導體技術,為台積電奠定了良好基礎。
台積電從1987年成立時只有220名員工,發展到今日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廠。張忠謀的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他的人生,也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建立了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在創立台積電前已經有豐富的產業經驗:
1 在德州儀器工作25年,擔任過副總裁
2 曾任工研院院長特別顧問
3 在通用儀器公司擔任總經理
這些經驗都為他在較晚年創業奠定了重要基礎。他的故事也顯示,創業並沒有年齡限制,關鍵在於遠見和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