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數據分析

鴻海與其他GB200競爭對手營業利益比較 2024Q3 Cover

鴻海與其他GB200競爭對手營業利益比較 2024Q3 | AI伺服器供應鏈營收規模與成長排名

鴻海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服務公司之一,擁有極為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這使得他們能夠高效地生產和交付大規模的伺服器訂單,並在成本控制、製造速度和品質上具有競爭優勢。鴻海的規模經濟優勢讓它能夠提供相對具競爭力的價格,這對於許多大規模數據中心和企業客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伺服器市場,特別是AI伺服器領域,價格競爭力能夠幫助鴻海贏得大量的訂單。

動畫中比較了鴻海與其他GB200供應鏈競爭對手的營業利益比較,比較期間從2023年第一季到2024年第3季,在最新的一季,營業利益排名第一是鴻海的547億台幣,第二名為廣達的195億台幣,第三名為華碩的116億台幣。

接下來我們談到了AI伺服器供應鏈營收規模與成長排名,以及鴻海的基本面財報趨勢分析。

台積電COWOS設備概念股淨利比較 Cover

台積電COWOS設備概念股淨利比較 | 先進封裝概念股ROE與毛利率獲利能力排名

在動畫中,我們比較了8間台積電先進封裝設備概念股的每季淨利,資料期間是從2013年第一季到2024年第三季,在這十年中,我們可以看到COWOS概念股每季淨利的變化,在最新的2024年第三季,COWOS設備概念股獲利第一名是萬潤的4.5億台幣,第二名是辛耘的2.4億台幣,第三名是弘塑的2.1億台幣。接下來我們談到了季營收創歷史新高的半導體設備廠萬潤的公司簡介與近期營運概況,最後比較了台積電COWOS設備概念股的ROE與毛利率之獲利能力排名,ROE排名第一是萬潤的9.3%。

金控業者淨利比較 2013年Q1至2024年Q3 | 巴菲特對2023年矽谷銀行倒閉,而後財政部全額資助的看法

台灣共有14間金控業者的股票,動畫裡可以看到這14間金控業者從2913年到2024年的淨利變化,在最新的2024年第3季,金控業者淨利前三名分別是第三名中信金的214億,第二名國泰金的310億,以及第一名富邦金的399億。接下來我們提供了一個每天自動更新的表格統整各金控業者的現金股利殖利率,盈利收益率與本益比等,讓投資人更方便做投資決定。最後我們分享了巴菲特對2023年矽谷銀行倒閉,而後財政部全額資助的看法。

台積電COWOS設備概念股月營收比較 cover

台積電COWOS設備概念股月營收比較 至2024年10月 | 殖利率與成長性評價排名

在動畫中,我們比較了8間台積電先進封裝設備概念股的月營收,在2024年10月,台積電COWOS設備概念股月營收前五大的廠商分別是第一名辛耘的8.8億,萬潤的5.1億,均豪的4.7億,弘塑的3.7億,以及第五名志聖的3.7億。接下來我們談到辛耘近期的營運概況,以及這8間COWOS設備概念股的殖利率與成長性評價排名。

海運三雄月營收比較 至2024年10月 Cover

海運三雄月營收比較 長榮 陽明 萬海 至2024年10月 | 海運三雄殖利率與成長性評價排名

台股三大海運業者(長榮、陽明、萬海)在最近一個月的營收排名分別是長榮的415億居首,其次為陽明的189億和萬海的137億。動畫中可以看到疫情和運價如何影響著海運三雄的月營收,以及探討為什麼長榮是疫情下受惠最深的海運業者。後面我們比較了海運三雄的現金殖利率、本益比,EPS成長率的財務比率分析,讓投資人對於選擇投資標的更有根據。

海運三雄淨利比較 長榮 陽明 萬海

海運三雄淨利比較 長榮 陽明 萬海 至2024 Q3 | 海運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台股三大海運業者(長榮、陽明、萬海)在最近一季的營收排名分別是長榮居首,其次為陽明和萬海。根據2013年至2024年各季淨利比較可見,2019年以前三雄的獲利波動大且不穩定。例如,陽明在2015年第三季虧損達42.3億台幣,當時整體市場低迷,營業收入不足以抵扣營業成本,導致大幅虧損。然而,2020年疫情引發供應鏈阻塞,運價暴漲使三雄獲利逐步回升,並在2021年大幅增長,2022年達到歷史最高點。但隨著疫情緩解,運價回落至平均水準,獲利亦隨之下降。到了2024年,受可能與紅海危機或價格操縱相關的因素影響,運價再度飆升,三雄獲利接近歷史高峰。

航空概念股月營收比較

航空概念股月營收比較 長榮航 華航 星宇航空 虎航 | 星宇航空10/25掛牌:蜜月行情與品牌優勢分析,鎖定高端客群的奢華航空品牌

在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台股這四間航空公司的月營收比較,以營收來講,台灣最大的兩間航空公司仍然是長榮航和華航,以今年的資料來看,營收第一名都是長榮航,而新進的星宇和虎航其營收大約只有龍頭長榮航的10%左右而已,但在市場競爭者變多的情況下,對消費者來講是好事,消費者可以享受更便宜的機票,更獨特的旅遊體驗。

在年輕的虎航和星宇部分,雖然星宇比虎航晚3年進入市場,但星宇的營收很快就超越虎航的,反映星宇的高端客群市場定位,提供高品質和高票價的服務。

接著我們談談星宇在台灣航空產業的比較競爭優劣,以及透過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股失敗的經驗中了解到航空產業本身的特性與限制。

鴻海與其他GB200競爭對手毛利率比較 Cover

鴻海與其他GB200競爭對手毛利率比較 2024Q2 | 鴻海科技日重點統整: 電動車代工、AI伺服器與水冷機櫃製造雙引擎推動營收成長

鴻海,股票代號2317,美股ADR代號HNHPF,是台股營業收入最大的公司,其今年的股價從100塊穩步上升至220左右的價位,近幾年鴻海也進軍AI伺服器製造的領域,尤其是代工輝達的GB200伺服器,今天我們比較了包括鴻海的8間GB200代工廠商其毛利率的相對差異,在最近的2024年第二季,毛利率在10%以上的有華碩的17.8%,技嘉的11%,以及緯穎的10.9%,而鴻海毛利率為6.4%,排名倒數第3。 接著我們重點統整了十月的鴻海科技日的重點,包括電動車和AI伺服器機櫃。

受益人數前10大高股息ETF之股東人數週變化

受益人數前10大高股息ETF之股東人數週變化 | 季配且近四季殖利率7.9%的00878受益人數即將突破150萬人

今天在動畫中我們分享了高股息ETF近五年來的受益人數變化,資料期間是從2019年6月到2024年9月,每一週,動畫中都可以看到該時間股東人數前十大的高股息ETF,目前,高股息ETF的股東人數排名前五大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的00878,元大高股息的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的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的00929,以及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的00940,這五檔的受益人數從最大到最小在144萬人到92萬人,而季配且近四季殖利率7.9%的00878受益人數即將突破150萬人!

台積電與英特爾季淨利比較 2024年Q2

台積電與英特爾季淨利比較 2001年Q1到2024年Q2 | 台積電(淨利82億美元)在晶圓代工市場碾壓英特爾(淨利負16億美元)

我們比較了世界上兩大晶圓代工龍頭的每季淨利,分別是台積電和英特爾,比較的期間是從2001年第一季到2024年第二季,可以看到大約在2020年之前,大部分的時間英特爾的淨利是大於台積電的,但台積電靠著晶圓代工的技術優勢在2022年第二季開始到目前的兩年內淨利都超越英特爾,英特爾甚至在今年2024年的前兩季都處於虧損狀態,而台積電是連續23年以上每季都維持獲利,非常不容易。我們並解讀了這個獲利轉變的背後意義,包括英特爾在2021年決定重新進入晶圓代工市場,以及其遇到的競爭與挑戰。

半導體設備股 台積電供應鏈 月營收比較 202408

半導體設備股 台積電供應鏈 月營收比較 | 8091 翔名 本益比只有21倍的半導體設備廠介紹

本篇比較了15間半導體設備類股的月營收,這15間公司也是台積電的供應鏈,可以看到各公司的每月營收在幾千萬到三十幾億台幣不等,而再看看台積電本身的月營收在兩千多億台幣左右,我們就可以發現到台積電和其半導體設備供應鏈的市場需求胃納量是差距很大的。

在比較的15間半導體設備廠商中,營收前三大分別是亞翔、漢唐和光洋科,而翔名的營收是最小的,但其本益比只有21倍,比較便宜,本益比高的同業從40到100倍都有,接著我們分享翔名的公司簡介和營運概況。

製鞋廠商淨利比較 20241

奧運概念股之台灣製鞋廠商淨利比較 9904寶成 9910豐泰 6768志強 9802鈺齊

隨著2024年7月26號法國巴黎奧運的到來,讓我們聯想到台灣的製鞋廠商在國際上扮演重要的腳色,台灣上市製鞋廠商股票的淨利由大到小分別是9904的寶成,9910的豐泰,6768的志強,以及9802的鈺齊。動畫中可以看到這四大製鞋廠商淨利的變化,資料是從2013年第一季到2024年第一季,寶成在2024年第一季的稅後淨利為65億台幣,稅後淨利在過去五到十年穩定輸出。以稅後淨利的角度來講,寶成是台灣最大的製鞋廠商。

奧運概念股之台灣製鞋廠商月營收比較 202405

奧運概念股之台灣製鞋廠商月營收比較 寶成 豐泰 志強 鈺齊 來億 | 來億在製鞋產業的地位 | 長跑愛好者推薦Hoka跑鞋

隨著2024年7月26號法國巴黎奧運的到來,讓我們聯想到台灣的製鞋廠商在國際上扮演重要的腳色,台灣上市製鞋廠商股票的營收由大到小分別是9904的寶成,9910的豐泰,6890的來億,6768的志強,以及9802的鈺齊。動畫中可以看到這五大製鞋廠商月營收的變化,可以看到製鞋產業中以營收規模來講,主要前二大都是寶成和豐泰,而月營收排名第三是6890的來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