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C設計3雄淨利比較 聯發科 聯詠 瑞昱 | 聯發科、Zoran與OAK的專利戰爭:從影像晶片到法律戰場的對決

IC設計3雄淨利比較 Cover

IC設計3雄淨利比較

台股的三大IC設計巨頭為聯發科、聯詠與瑞昱,今天我們比較了IC設計3雄的淨利,比較期間是從2013年第一季到2024年第四季,從動畫中可以看到聯發科在這12年中淨利始終排名第一,名次沒有掉過,而聯詠也是永遠維持在第二名,瑞昱也是永遠維持在第三名,非常特別,在2024年第四季,淨利第一名為聯發科的237.9億台幣,第二名為聯詠的48億台幣,第三名為瑞昱的34億台幣。

這三間公司在市場上都有其獨特地位,聯發科專攻手機晶片,聯詠專攻顯示驅動IC,瑞昱專攻音效與Wifi晶片,而在獲利能力方面,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分別是50%、40%與51%,價值相對於價格部分,本益比分別為20.9倍,16.1倍與18倍。


歡迎來到Sunfortzone,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價值投資者更了解他們投資的企業,以及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若您想要在價值投資的路上成長,請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就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華爾街靠頻繁交易賺錢,而我們作為價值投資者是靠長期持有賺錢。


聯發科、Zoran與OAK的專利戰爭:從影像晶片到法律戰場的對決

在半導體產業,每一次技術突破都可能是一場戰爭的導火線,而聯發科(MediaTek)與 Zoran、OAK 之間的專利戰爭,正是這樣一場影像晶片市場的鬥爭。這不僅是一場關於專利的法律戰,更是新興企業如何在技術競爭中突圍、挑戰市場巨頭的經典案例。


背景:影像處理晶片的黃金時代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消費電子市場迎來了一場影像技術的革命。隨著 DVD 播放器、數位相機、電視與機上盒的興起,高效能的影像處理晶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當時,美國的 Zoran 和其合作夥伴 Oak Technology(OAK) 是市場上的主要玩家,擁有大量影像與多媒體技術專利。而來自台灣的 聯發科(MediaTek),當時還只是一家以 CD-ROM 晶片起家的公司,但正積極拓展業務,進軍 DVD 影像處理市場。


導火線:聯發科的強勢崛起

2000 年左右,聯發科開始進入 DVD 播放器市場,開發出 成本低、效能高的單晶片解決方案,迅速獲得中國大陸和台灣電子製造商的青睞。相較於 Zoran 的晶片,聯發科的解決方案 不僅便宜,還更容易整合,導致大批 DVD 播放器廠商轉而使用聯發科的晶片。

這讓 Zoran 和 OAK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於是 決定用專利戰來阻擊聯發科的崛起


專利大戰開打:從美國到國際市場

第一回合(2002-2003):Zoran 在美國 ITC 提告

2002 年,Zoran 和 OAK 以專利侵權為由,在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 提起訴訟,指控聯發科侵犯了他們的多項影像處理專利,要求美國政府 禁止聯發科的晶片進口

當時 ITC 的裁決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影響重大,因為如果 ITC 認定聯發科侵權,可能會導致聯發科的晶片 被全面禁止銷往美國市場,甚至影響全球 DVD 產業供應鏈。這對剛剛崛起的聯發科來說,是生死存亡的一戰。

聯發科當時的策略有兩個:

  1. 反擊專利無效性:聯發科請來國際專利律師,針對 Zoran 與 OAK 的專利提出挑戰,試圖證明這些專利不具新穎性,應該被撤銷。
  2. 技術規避與客戶保護:聯發科迅速修改晶片設計,試圖規避相關專利,以確保產品仍能出貨。

最終,在 2003 年,ITC 裁定聯發科 確實侵犯了 OAK 的部分專利,但聯發科迅速推出新版本晶片來規避專利爭議,並與部分美國 DVD 廠商達成合作協議,成功繞過進口禁令的風險。


第二回合(2005-2006):聯發科的反擊

經過 ITC 的戰爭洗禮後,聯發科並未被擊垮,反而更進一步鞏固了市場地位。到了 2005 年,聯發科的 DVD 晶片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主流解決方案,甚至開始向手機晶片、數位電視市場進軍。

這時,聯發科 學到了專利戰的關鍵策略,不再只是被動防守,而是開始累積自己的專利組合,甚至 在 2006 年向 Zoran 提起反訴,指控 Zoran 侵犯聯發科的專利。

此外,聯發科在影像處理技術上的創新,讓它的產品在 低成本與高效能之間取得完美平衡,使得 Zoran 難以再透過專利戰來全面阻止聯發科的發展。


結局:聯發科勝出,專利戰成為成長的養分

到了 2007 年,Zoran 雖然仍在某些市場持續競爭,但整體 DVD 影像晶片市場已經被聯發科佔據。隨後,OAK 被 Zoran 併購,而 Zoran 最終也在 2011 年被 CSR 併購,逐漸退出影像處理晶片市場。

另一方面,經歷這場專利戰後,聯發科學會了如何在全球市場中運用專利策略 保護自己,甚至反擊對手。這場戰爭讓聯發科開始積極佈局專利,後來在手機晶片、智慧電視、Wi-Fi 晶片等領域,聯發科再也不會只是被動挨打,而是擁有了與高通、博通等巨頭抗衡的實力。


結語:從戰場學到的生存法則

這場聯發科與 Zoran、OAK 之間的專利戰,讓我們看到:

  1. 新創公司如何突破市場封鎖:透過技術創新、成本控制與靈活應變,聯發科成功從市場新手變成業界巨頭。
  2. 專利不只是防禦,更是進攻武器:早期聯發科只是防禦專利訴訟,但後來學會了如何累積專利,和同業買了數千萬美元的一百多篇專利,甚至反訴對手,確保自身競爭力。
  3. 產業競爭不只是技術,更是策略與法律的競賽:技術優勢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完整的專利戰略,可能會被對手藉由法律手段阻擋成長。

如今的聯發科,已經從當年那家「被告侵權」的新創公司,變成了全球手機晶片與 AI 晶片的領導者之一,這段歷史正是其成長之路的重要養分。

法務團隊在公司經營的重要性

法務團隊在科技公司的經營中扮演著 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在 知識產權(IP)保護、商業合約、合規管理與訴訟風險控管 等方面。以聯發科與 Zoran、OAK 的專利戰為例,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務團隊,聯發科可能會因專利糾紛而陷入困境,甚至被逐出市場。

知識產權(IP)保護與專利戰略

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就是 技術與創新,而這些技術通常以專利、著作權、商標和營業秘密的形式存在。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法務團隊來 申請專利、監控競爭對手的專利動態,並制定專利反制策略,公司就可能面臨法律訴訟或市場競爭劣勢。

📌 實例:聯發科的專利學習曲線

  • 早期被動應戰:聯發科在 DVD 晶片時代,因為專利數量少,面對 Zoran 和 OAK 的訴訟時,只能防守。
  • 後期轉為主動:經過多次專利戰後,聯發科開始 累積專利池(Patent Portfolio),不只是防禦,更能在必要時反訴對手。這種策略幫助它在後來的手機晶片市場與高通(Qualcomm)競爭時 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 法務團隊的關鍵作用:

  • 監控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提早應對可能的訴訟風險。
  • 幫助工程團隊設計「專利規避方案」,確保技術不侵犯他人專利。
  • 在全球市場部署專利,確保技術不被抄襲或剽竊。

商業合約與談判

科技公司的業務涉及 供應鏈合作、授權協議、併購、投資、技術轉移 等,這些都需要嚴謹的法務處理。沒有完善的合約管理,公司可能會因為條款漏洞,遭受 財務損失、技術外流,甚至商業詐欺

📌 實例:NVIDIA 與 ARM 的併購案失敗
2020 年,NVIDIA 計劃以 400 億美元收購 ARM,但由於各國監管單位的審查與競爭對手(如高通、聯發科)的反對,最終 交易破裂。這類事件中,法務團隊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需要與監管機構交涉、評估法律風險、制定應對策略,否則一個錯誤的交易可能導致 巨額賠償與市場信譽受損

✅ 法務團隊的關鍵作用:

  • 起草、審查並談判商業合約,確保公司權益
  • 避免合約陷阱,例如「排他性條款」可能導致公司被限制與其他客戶合作
  • 監管跨國交易,確保符合不同國家的法律規範

法規合規(Compliance)

科技公司通常涉及 資料隱私(GDPR、CCPA)、反壟斷法、出口管制、環保法規 等多項法律。如果公司違反這些法規,可能面臨 巨額罰款、品牌受損,甚至被禁止在某些市場營運

📌 實例:Meta(Facebook)因 GDPR 被罰款
歐盟的《一般數據保護規則(GDPR)》規定,企業 必須保護用戶個資,違規者可能面臨 高達公司全球年營收 4% 的罰款。Meta 就因未能正確處理歐洲用戶的數據,而被罰了 13 億美元

✅ 法務團隊的關鍵作用:

  • 監督公司是否符合當地與國際法規,避免罰款與商譽損失
  • 設計合規流程,例如如何處理用戶數據,以符合 GDPR 要求
  • 訓練內部員工,確保他們理解相關法規並正確執行

訴訟管理與風險控制

當科技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幾乎不可避免地會捲入訴訟,無論是專利戰、競爭糾紛、股東訴訟,甚至是政府調查。因此,一個強大的法務團隊不僅是 防禦方,更要能 制定預防策略,降低公司暴露在訴訟風險中的機率。

📌 實例:Google 與 Android 的反壟斷訴訟
Google 因為要求手機製造商 預設安裝 Google Search 與 Chrome,被歐盟裁定 違反反壟斷法,罰款 43 億歐元。如果 Google 事先有更好的法律應對策略,可能能降低罰款或修改條款以符合法規。

✅ 法務團隊的關鍵作用:

  • 在訴訟發生前,預測風險,協助管理層制定風險應對計畫
  • 如果訴訟無法避免,提供防禦策略,減少公司損失
  • 管理與公關、財務團隊的合作,確保法律風險不影響公司營運

總結:為什麼科技公司不能缺少強大的法務團隊?

科技產業競爭激烈,技術變遷快速,任何一個法律風險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發展。因此,法務團隊的重要性體現在:

✅ 保護核心技術與知識產權(IP),確保競爭優勢
✅ 確保商業合約公平且有利,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 遵守全球法規,避免因違規而遭受巨額罰款
✅ 管理訴訟風險,讓公司能專注於技術與市場競爭

可以說,一家科技公司的成長除了技術與市場策略法務策略的優劣也是決定勝敗的關鍵!聯發科之所以能從 DVD 晶片戰爭生存下來,一部分正是因為它的法務策略越來越強,使它不再只是被動挨打,而能在全球市場上 主動出擊、保護自身利益

什麼是百分之3的高通稅?

高通(Qualcomm)之所以能向手機製造商收取 手機售價的 3%(甚至更高) 作為專利授權費,主要是因為它掌握了蜂窩通信技術的核心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 SEPs),這些專利涵蓋了手機與基地台進行無線通訊的基本技術,如 3G、4G LTE、5G 等。

高通專利授權機制

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是基於 「整機售價」計算(按手機總價的一定比例收費),而不是按晶片售價或單獨授權某些技術。這與許多其他專利授權公司的做法不同,因為:

  1. 標準必要專利(SEPs)
    • 高通擁有大量 GSM、CDMA、WCDMA、LTE 和 5G 的核心專利,這些技術是手機運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 任何手機製造商想要讓手機能夠通訊(連網、通話),幾乎都繞不開 高通的技術專利。
  2. 「整機計價」策略
    • 高通採用 「手機整機售價 x 3%~5%」 作為專利費,而不是依照手機內的通訊晶片售價來計算。
    • 這意味著,即使某家手機廠商沒有使用高通的晶片組(如蘋果用自家的 A 系列處理器),但只要手機支援 3G/4G/5G,就還是必須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

為什麼手機製造商不能繞過高通?

因為 高通握有的專利屬於通信標準的一部分,如果手機製造商要讓手機支援 3G/4G/5G,就必須獲得這些專利授權,否則手機無法合法銷售並接入全球的行動網路。

關鍵技術專利(涵蓋範圍)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2G/3G 基礎技術
  • WCDMA(Wideband CDMA) → 3G 標準
  •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4G/5G 技術
  •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提高網路傳輸效率的核心技術
  • 毫米波(mmWave)與 Sub-6GHz → 5G 頻段核心技術

這些技術讓高通在行動通訊領域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全球手機製造商都必須支付專利費。

高通的授權模式爭議

高通的 「整機計價」模式 被許多公司(如蘋果、華為)質疑:

  • 不合理的計價方式
    • 假設一支 1000 美元的手機,高通收取 3%~5%,就是 30~50 美元 的專利費。
    • 但如果是一支 200 美元的手機,則只需支付 6~10 美元,這使得高端手機品牌(如蘋果、三星)支付的專利費更高。
    • 其他專利公司通常是按晶片或模組計價,而不是按手機售價。
  • 反壟斷問題
    • 高通曾因這種模式被多國政府調查與起訴,例如:
      • 2018 年中國:罰款 9.75 億美元
      • 2018 年歐盟:罰款 10 億美元
      • 2020 年美國 FTC(聯邦貿易委員會) 也曾指控高通壟斷市場,但最後高通勝訴。
  • 蘋果 vs. 高通訴訟
    • 蘋果曾在 2017 年對高通提告,認為高通的專利授權費過高,並試圖繞過高通的授權模式,但最終在 2019 年與高通和解,並支付 至少 45 億美元 的專利費。

結論

高通能收取 手機售價 3%~5% 的專利費,主要是因為:

  1. 擁有通信標準的核心專利,無法繞過
  2. 「整機售價 x 3%」的授權模式,讓手機價格越高的品牌付費越多
  3. 市場壟斷地位,導致手機廠商不得不支付專利費

這使得高通在全球行動通訊市場中,擁有極高的話語權與盈利能力,即使手機品牌不使用高通的晶片,也必須向高通付費。

 


盈透證券 優點

感謝您提供寶貴的時間!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就可以得到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此外,請訪問我們的網站Sunfortzone.com以獲取更多數據驅動的基本面分析,並加入我們的賴社群與其他投資者一同討論交流。

Line 社群 Sunfortzone

如果您也想要達到財富自由,請務必點擊下方美股券商「盈透證券」的連結去進行免費開戶!只要透過此推薦連結開戶,每入金一百美元可獲得1美元價值的IBKR股票,最多可獲得價值一千美元的IBKR股票!

IB盈透證券專屬開戶優惠連結

您有什麼想法?請在下方留言!我們也想向您學習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