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雲端AI產業

3661世芯價值投資與質化量化分析 Cover

3661世芯價值投資與質化量化分析 2025年8月 | 世芯正建構客製化 AI 晶片的新革命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世芯電子(Alchip Technologies,代號 3661)作為 AI 客製化晶片領域的價值投資標的,從質化與量化角度分析其競爭優勢與投資潛力。文章指出,世芯在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切入 AI 運算需求的結構性成長趨勢中,具備獨特定位和經濟護城河,尤其依靠與台積電的緊密合作,能夠接觸最先進製程(3nm/2nm)與高階封裝技術(CoWoS),成為高複雜度 AI 加速器晶片設計的重要戰略夥伴,有望享受市場溢價估值。
創立於 2003 年的世芯,由具備美國矽谷與日本半導體背景的創辦人領導,已建立穩固的管理層與技術基礎。

在成長動能方面,3 奈米設計案預計自 2026 年初實現量產,將推動營收與獲利進入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來自北美客戶的 NRE(設計費)需求仍然穩定,且營運正拓展至包含 Intel Gaudi 3 加速器的高效能運算(HPC)領域,有助於分散單一客戶風險。

然而,公司也面臨風險,包括營收高度依賴北美主要客戶(如亞馬遜)、先進製程設計難度與良率風險、以及 AI 市場需求可能放緩等挑戰。作者透過同業本益比相對估值和 FactSet 共識 EPS 預測,構建多情境估值模型,認為考量到遠期本益比的合理性,目前市值仍可能因短期週期波動而出現買點,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具有吸引力。

整體而言,文章認為世芯電子具備強大技術護城河與成長催化劑,在特定條件下仍值得價值投資者關注。

亞馬遜Trainium晶片供應鏈季淨利比較 Cover

亞馬遜Trainium晶片供應鏈季淨利比較 2013年第一季到2025年第一季 | 世芯淨利從4.5億成長至14.6億

自從亞馬遜於2022年推出自研AI晶片Trainium後,整條台灣的供應鏈企業在短短三年間呈現出亮眼的淨利成長,顯示這波AI浪潮已從概念逐漸落地至商業實現。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到,作為核心晶片代工的台積電,淨利從2022年第一季的2027億元台幣躍升至2025年同期的3615億元,幾乎翻倍,這反映出先進製程需求大增,台積電在AI運算晶片的製造優勢進一步鞏固。除了晶圓代工之外,像是伺服器代工大廠緯穎、散熱模組供應商奇鋐,也分別出現超過三倍與四倍的淨利成長,突顯出資料中心設備升級所帶動的硬體需求擴張。

此外,IC設計與組裝封裝相關的廠商也普遍受惠。世芯-KY憑藉在AI晶片設計的技術突破,淨利從4.5億元成長至14.6億元;川湖與光寶科等零組件供應商也展現出穩健的增長動能。值得注意的是,日月光雖然是全球最大封測廠,2025年第一季淨利卻較三年前減少,可能反映出封裝市場競爭加劇、價格壓力或產能轉移等因素。然而,整體而言,台灣供應鏈大多在這三年間受惠於AI應用興起,企業基本面轉強,從伺服器、IC設計到散熱與機殼製造,幾乎形成一條完整而充滿成長動能的產業鏈。這也預示未來幾年隨著AI模型與資料中心的擴張,這條供應鏈仍將持續受益並保持強勁動能。

iPhone vs 微軟 Cover 1

iPhone vs 微軟:一場錯失的革命 | 從行動作業系統之戰,到 AI 搜尋主導權爭奪

這篇文章回顧了微軟與蘋果在行動作業系統戰爭中的競爭,並延伸至當今 AI 搜尋領域的主導權爭奪。2000 年代初期,微軟的 Windows Mobile 曾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領導者,但在 iPhone 於 2007 年推出後,微軟未能正視 iPhone 所帶來的觸控式操作與使用者體驗革新,錯失了智慧型手機革命的機會。文章指出,微軟當時過度專注於企業用戶與既有市場模式,低估了蘋果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創新。到了 2022 年代,這場戰爭轉移到 AI 搜尋上,微軟透過與 OpenAI 合作,將 ChatGPT 技術導入 Bing 搜尋,試圖打破 Google 在搜尋引擎的壟斷地位。歷史似乎重演,但這次微軟不再旁觀,而是積極進攻。文章強調,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常因錯估趨勢而易主,從行動作業系統到 AI 搜尋,競爭從未停歇,誰能主導使用者體驗與技術創新,將決定未來的勝負。

特斯拉未來市值翻倍的五大可能原因

特斯拉未來市值翻倍的五大可能原因

本文分析特斯拉未來市值有望再翻倍的五大關鍵因素。首先,完全自駕技術(FSD)若成功商業化,將開啟 Robotaxi 市場,讓每輛車成為創造現金流的資產。使用者雖指出目前仍有挑戰,但整體看好其潛力。第二,能源業務如 Megapack 與太陽能產品正快速擴張,預計將成為第二大營收來源。第三,特斯拉自研的 Dojo 超級電腦可望打入 AI-as-a-Service 領域,提升科技平台估值。第四,透過 Neuralink 技術,未來車輛或可由人腦直接控制,開創腦機介面應用新紀元。第五,特斯拉積極發展軟體訂閱服務,如 FSD 與 Premium Connectivity,後者提供影音串流、即時交通等功能,有助建立高毛利的經常性收入模式。整體而言,若 Tesla 能整合車、AI、能源與腦機科技,市值翻倍具高度可能性。

3706神達與伺服器同業季營收比較 2025 Q1

3706神達與伺服器同業季營收比較 2025 Q1 | 神達伺服器出貨創新高,搭上 OpenAI × Oracle「Stargate」AI特快車

當前 AI 熱潮席捲全球,帶動伺服器需求爆發式成長,台灣的神達電腦(3706)也在這波浪潮中展現強勁成長動能。本文以神達與同業如廣達、緯穎、鴻海、英業達等公司的季度營收做出對比,揭示了神達雖然營收規模相對較小,卻憑藉策略性佈局與產業趨勢搭上順風車,展現亮眼表現。

2025 年 5 月,神達營收達 91.35 億元,年增率高達 117.53%,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成長背後的驅動力,來自其成為 Oracle 的關鍵供應商,受惠於 OpenAI 與 Oracle 合作的「Stargate」AI 雲端計畫。這項計畫預計總投資將達 5,000 億美元,神達身為伺服器製造商,未來幾年可望持續受益。

與此同時,神達的競爭對手多為產業巨頭,像是緯穎營收動輒千億元、廣達憑藉 Google 與 Meta 等大客戶穩居市場領導地位。相比之下,神達仍處於規模擴張初期,然而其靈活的客製化服務、聚焦 AI 與雲端資料中心的策略,使其在快速成長的 AI 供應鏈中取得一席之地。

文章強調,神達雖非傳統龍頭,但憑藉後發優勢、策略聚焦及國際客戶拓展,正在穩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對投資人而言,神達是一家成長潛力值得關注的黑馬企業,但也須審慎評估其產能與資源規模是否足以支撐長期高速成長。

超狂AI醫療!10年求醫無果,病因竟被ChatGPT瞬間識破

超狂AI醫療!10年求醫無果,病因竟被ChatGPT瞬間識破 | 被醫生宣告死刑的狗狗被ChatGPT救活!

一名長期受病痛困擾的網友,在多次檢查皆無果後,將病史與報告交由 ChatGPT 分析,竟被秒判斷出罕見的「A1298C MTHFR 基因突變」是關鍵,令醫師震驚不已。此案例凸顯 AI 在醫療診斷上的潛力,而微軟也宣布其醫療 AI「MAI-DxO」診斷精準率高達 85%,宣告醫療 AI 正邁向超越人類的全新里程碑。

202505 雲端AI伺服器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202505 雲端AI伺服器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三星超薄手機 #蘋果漲價 #馬來西亞GPU進口大增 #英特爾找不到客戶

三星電子公司於5月12日推出了一款超薄型Galaxy S25 Edge智慧型手機,掀起了今年預計推出的超薄手機浪潮。該手機將於5月30日在美國開賣,售價為1,099 美元,厚度僅為5.8毫米,重量為163克,比三星最高階手機S25 Ultra薄約30%、輕約25%。 蘋果5月13日宣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針對旗下所有主要平台推出一系列全新無障礙功能,包括iPhone、iPad、Mac、Apple Watch以及Vision Pro等裝置。App Store將引入無障礙標籤,提高應用程式透明度,讓用戶下載應用程式前,可以了解是否支援無障礙功能;Mac首度支援放大鏡,強化低視能者使用體驗;同時推出全新Accessibility Reader系統級閱讀模式,針對有閱讀障礙或低視能用戶所設計;全新Braille Access功能,將裝置轉變成點字筆記工具,並易於閱讀。Apple Watch將有即時字幕與Live Listen控制使聽力輔助再升級,相關資訊將於今年正式公布。 蘋果考慮在今年秋季推出的新款iPhone調漲售價,以因應成本上升,並透過新功能與設計吸引消費者。儘管美中已暫停多數關稅,但川普對中國商品的20%關稅仍生效,涵蓋智慧型手機。蘋果為降低衝擊,已將部分生產轉至印度,但高階機型如Pro與Pro Max仍主要在中國製造。消息指出,即使壓低供應商成本,也難以抵銷關稅壓力,漲價幾乎成為必然。蘋果將謹慎處理漲價訊息,避免與白宮對立。新機型可能包括一款更薄的新款,取代現有的iPhone 16 Plus。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在4月的GPU進口額達到創紀錄的27.4億美元。2025年前4個月,馬來西亞的GPU總進口額已達64.5億美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總額的48.77億美元。進口量的急劇增加引發了擔憂,外界質疑馬來西亞是否正成為輝達晶片新的轉運中心,特別是考量到美國對中國實施了更嚴格的AI和HPC GPU出口管制。報告指出,這些GPU進口大部分來自輝達。在輝達2025財年第一季,馬來西亞的進口總額達53.3億美元,約占輝達該季度預計營收430億美元的13%。然而這些GPU的最終目的不明,可能引起美國監管機構進一步審查。 英特爾財務長5月13日表示,目前選擇使用英特爾即將推出的製程技術的外部客戶數量仍不多,預計生產的處理器數量「並不顯著」。英特爾財務長表示,晶圓代工部門預計將於2027年實現損益兩平,屆時需要靠外部客戶貢獻約10億至50億美元的營收,才能達到這項目標。據今年3月的報導,AI晶片廠商輝達以及客製化晶片製造商博通正與英特爾進行製造測試。 根據TrendForce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封測廠總營收達415.6億美元,年增3%。日月光以44.6%市占率穩居龍頭,Amkor居次。中國封測廠如長電科技與天水華天,在政策與本地需求帶動下,營收分別年增19.3%與26%,成長最為亮眼。儘管手機與汽車等應用復甦疲弱,整體市場仍呈穩健發展。台灣方面,除日月光外,力成、京元電與南茂分列第五、第九與第十。報告指出,OSAT市場正進入價值鏈重構階段,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技術成為競爭關鍵。 根據《彭博》5月13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持續加碼AI領域投資,旗下新成立的AI投資公司Humain宣布,將與美國晶片大廠超微合作,在未來五年投入高達100億美元,共同推動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沙國在全球AI產業的戰略地位。據雙方聲明,Humain將負責開發資料中心、永續能源系統以及全球光纖網路連接,超微則提供AI加速晶片與相關軟體解決方案。除了超微,輝達也計畫向Humain提供AI晶片,協助其資料中心擴建。面對AI需求快速成長,中東市場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爭相布局的新戰場。 美國商務部5月13日警告,全球任何公司使用中國華為AI晶片,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撤回原定於5月15日生效的拜登政府《人工智慧擴散規則》,終止執行這項針對 AI 晶片出口的新限制措施。在川普晶片出口新規尚未公布前,商務部同步發布業界指引,提醒企業避免違規使用華為的Ascend… Read More »202505 雲端AI伺服器產業近期市場動態 #三星超薄手機 #蘋果漲價 #馬來西亞GPU進口大增 #英特爾找不到客戶